2025年3月28日,緬甸實皆省西北部發生7.9級強烈地震,震源深度30千米,這場自然災害不僅讓緬甸全境震顫,其影響更波及鄰國泰國。這場災難將地震后房屋安全這一議題推向公眾視野。在歷經地震的房屋是否還能安全居?。?strong>地震后房屋應該怎樣加固?
地震對建筑物的破壞程度,與其震級、烈度及建筑本身的抗震性能密切相關。同時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損傷機制復雜多樣,可能出現磚墻、立柱等承重結構破壞;填充墻、門窗等非承重構件損毀;地基與基礎問題。
地震后觀察房屋是否受影響,可注意以下方面:
1.外觀檢查:觀察房屋整體有無傾斜、沉降,外墻、屋頂是否開裂、脫落。
2.結構檢查:檢查梁、柱、承重墻是否有裂縫、變形,特別注意超過5毫米的貫穿裂縫。

3.地基評估:查看地基是否有裂縫、不均勻沉降。
4.附屬設施:檢查陽臺、樓梯、水電管道是否損壞,留意煤氣泄漏、電路短路風險。
5.應急標識:查看相關部門貼的安全標識,如紅色禁用、黃色暫停使用。
6.周邊環境:觀察是否有滑坡、泥石流等次生災害風險。
地震后,根據房屋結構特點和損壞程度,常用以下加固方法:
增大截面加固法
在原有構件周圍增澆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,提升承載力和剛度。適用于梁、柱等受彎、受壓構件,但需保證新舊混凝土結合面質量。
外包鋼加固法
用型鋼包裹構件外側,增強抗壓和抗彎性能。分為干式(無粘結)和濕式(填充膠凝材料),后者加固效果更好。適用于不允許增大截面的軸心受壓構件。
粘貼碳纖維布加固法
將碳纖維布粘貼在構件表面,利用其高強度和耐腐蝕特性提升承載力。適用于梁、板抗彎加固及柱抗震加固,施工快捷且不影響外觀。
預應力加固法
對加固件施加預應力,改善結構受力性能。適用于大跨度、高應力狀態下的結構,如體育場館屋架,可提高剛度和抗裂性。
增設支點加固法
增設梁柱等支點,改變受力體系,減小跨度,提高承載力。適用于大跨度結構,但會減少使用空間。
廣州勝特建筑科技開發有限公司,成立于1998年,高新技術企業,專精特新企業郵。公司集科研、設計、施工于一體,專注于建筑物加固與改造、托換與糾傾、邊坡加固處理等建筑病害治理工程,27年累計成功案例達近6000件,為您提供專業建筑加固改造服務!